|
|
|
|
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的故宫博物院,将新开放20余万平方米区域给游客,开放区域将由45.79%增至76%。昨天,故宫召开今年首个新闻发布会,故宫新“掌门”单霁翔介绍,今年“五一”前,故宫午门售票窗口将全部挪至端门朝房,总数增至28个。随着科研部门外迁,故宫红墙内将实现封闭安保。 每年上千万的观众,使故宫面临如此严峻的保护难题。一组数据佐证:2002年故宫接待观众700万人次,2011年达1420万人次。“不到10年,客流量翻了一番,这在国内外是绝无仅有的,预计今年还会有增长。”单霁翔预测,未来一段时间,故宫每年游客接待量都将以10%的速度增长。 故宫客流还呈现扎堆现象。一是空间上的集中,游客主要汇聚在三大殿的中轴线;二是时间上的密集,客流分布呈“两针一峰”现象。“两针”分别指“五一”和“十一”,日参观量超8万人次;“一峰”指暑期,大约40天内每日客流量超过7万人次。“相对而言,冬季是故宫客流淡季,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日参观量为3万人次。” 增加开放面积,是缓解客流压力最有效方式。故宫大修告一段落后,开放区与非开放区比例将达到8:2,开放展示和游客服务区大约占全部总面积的76%。 展览布局也将调整,降低单位面积人流。单霁翔指着《紫禁城平面图》说:“故宫西部的寿康宫、慈宁宫、慈宁花园都将开放,与南部武英殿共同形成西部开放区。这里还将建设观众休息区。” 午门展厅、武英殿和文华殿将组成金三角展区,通过举办各式精品文物展览,分流中轴客流。 另外,单霁翔表示,故宫将延续单行参观的做法,节假日通过细化限流措施,削峰填谷,扩大提前预约范围。 单霁翔说:“不能依靠提高价格,挡住观众的参观需求。” 单霁翔透露,现寄居在故宫红墙内的十余个办公和科研部门也将逐步外迁,腾退古建整修后对外开放。 “这些科研部门使用的化学试剂对古建筑保护形成隐患,长期占用不利于古建的防火等安全保护。”单霁翔介绍,2016年前,这些单位将全部搬出,故宫将在筒子河西河沿建立文化科技保护长廊。今后,这些研究机构将向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适度开放。 近期,故宫南部的行政用房、花房、存放木料的仓库等都将搬出。故宫红墙内夜间将形成封闭的安保区域,白天也能有更多开放区域。“博物院还将与相关单位合作,改善故宫周边的参观环境,减弱开放与保护的矛盾。” 近年来武英殿、端门及两侧朝房已回归,故宫将合理利用这些建筑。其中大高玄殿修缮后,有望适时开放。 一些古建则将改变用途。比如午门两侧的雁翅楼,原本是存放了39万件文物的库房。随着这批文物移交给国家博物馆,雁翅楼将变为展厅,缓解午门展厅压力。 目前,端门东西两侧的近百间朝房也清退了商户。“今后,这里将坚持公益性,主要提供售票服务和观众咨询。”单霁翔介绍,“五一”前,一直窝在午门角落的故宫售票窗口将转移到西侧朝房,售票窗口由以前的20个增加到28个。端门外东朝房将建设安保设施等。“午门前将重现庄严肃穆的气氛。” 单霁翔发言时表示,最令他自豪的事是故宫的文物家底儿精确到件。经过7年时间的登记,我国首次全面清点了故宫藏品,这处宝库共藏各类文物180.7558万件(套),比以前公布的150万件(套)又添了30多万件(套)。 “每一件文物都实现了实物和档案的一一对应。”单霁翔说,“故宫博物院每年展出文物件数为1万件,有些文物由于是重复器,一般不会亮相。但是这些文物也必须登记在册,保管妥当,为今后的替换展示和科研留下余地。” “古建筑经过修缮后,也并非都对外开放。”单霁翔用倦勤斋为例,这座拥有18世纪最精美室内装饰的宫殿近年来完成大修。由于空间狭小,这里并没有对公众开放。 “不要说达到珍宝馆的游客数量,就是同时有几十人进到屋内参观,也可能造成文物灭顶之灾。”单霁翔说,雨花阁等宫殿的情况与之类似。工作人员对这些建筑进行了数字扫描和影像摄制,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,观众可进入数字故宫参观这些宫殿及内部陈列。 下周,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将启动编制。今后故宫将坚持“先救命、后治病”的原则,先急后缓。修缮报告要对社会公开出版,接受社会监督。故宫还将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,对院内安防、文物,甚至动植物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研究。
(北京日报) |
|
|